界面新聞記者 | 穆玥

今年上半年百億私募業績表現如何?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在該網站有3只及以上產品有相關業績展示的百億私募共有41家,其中38家百億私募旗下產品上半年的收益均值為正,正收益百億私募占比92.68%。

排名前20位的百億私募旗下產品,今年上半年的收益均值均在13%以上,其中有17家為量化私募,占比高達85%,另有1家為主觀+量化私募,2家為主觀私募。

表格:上半年百億私募收益前20榜單
數據來源:私募排排網、界面新聞整理

知名量化私募穩博投資以27.2%的收益均值成功奪冠。穩博投資創始于2014年10月,公司研發了高頻量化策略、趨勢策略、波段策略、套利策略等多元化的投資方式,2022年正式突破百億規模大關。雖然旗下產品業績表現突出,但是今年以來穩博投資并未如多數頭部量化私募一般密集發行新產品,根據中基協數據,上半年公司一共備案了5只新產品,并且其中有1只產品為公司與其他兩家私募共同擔任管理人。

進化論資產排名第二,旗下12只納入統計范圍內的產品上半年收益均值為24.25%。進化論資產最初以主觀策略為主,2017年開始發行量化策略產品,是國內最早將主動管理和量化投資相結合的私募管理人之一。界面新聞注意到,在私募排排網的統計口徑中,目前已經將該私募歸為量化私募。

主觀+量化私募阿巴馬資產位列第三,旗下4只納入統計范圍內的產品上半年收益均值為23.61%。阿巴馬資產成立于2014年2月,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9日,公司旗下一共備案了587只私募產品,不過,自2023年6月1日備案兩只產品以后,該公司至今尚未備案新產品。

此外,在私募排排網統計的上半年百億私募收益榜單上占據第4至第13位的均為量化私募。其中,信弘天禾、天演資本、龍旗科技有相關業績展示的產品上半年收益均值均在20%以上,寧波幻方量化、金戈量銳、黑翼資產、寬德私募、誠奇資產、聚寬投資等有相關業績展示的產品上半年收益均值都在15%-20%之間,另有世紀前沿旗下13只產品上半年的收益均值為14.86%。

在量化私募高度“霸榜”的情況下,日斗投資與和諧匯一資產是僅有的擠進上半年百億私募收益前20榜單中的主觀私募,兩公司旗下納入統計范圍內的產品上半年收益均值分別為14.63%和14.01%。

日斗投資于2019年4月在中基協完成登記備案,隨后開始發行私募產品,公司秉承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最近幾年管理規模快速擴張。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9日,日斗投資旗下共備案79只產品,其中55只產品備案時間為2023年以來,占比接近七成。

和諧匯一資產是由原東方紅資管副總經理兼公募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林鵬2020年“奔私”后創辦,公司首批產品開售首日即大賣150億元,成為私募行業最快突破百億規模的私募管理人之一。

其余8家有相關業績展示的百億主觀私募上半年的收益均值均在8%以下,東方港灣投資和林園投資旗下相關產品上半年的收益均值甚至告負。

深圳某FOF基金經理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量化私募的快速發展,給主觀私募帶來了巨大挑戰。一方面,量化基金的增多對A股市場環境有顯著影響,比如提升市場的流動性、加劇個股的波動、加速市場輪動的節奏等,這些都導致了主觀私募的投研難度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量化私募快速贏得了很多高凈值客戶以及渠道方的青睞,也導致主觀私募在行業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

今年以來,百億私募成員的變動也呈現出“量化擴容、主觀落寞”的趨勢。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國內證券類百億私募共有88家,其中主觀私募和量化私募各占40家,為歷史首次持平,另有7家為“主觀+量化”私募,1家未披露投資模式。與截至去年年底的數據相比,年內百億主觀私募減少6家,百億量化私募增加7家。

另一方面,今年部分頭部量化私募也在密集“上新”。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上半年備案產品數量不少于30只的私募一共有18家,管理規模均在50億元以上,其中15家為量化私募,3家為主觀+量化私募。

量化私募在管理規模大幅擴張以后,旗下產品的超額收益是否會隨之下滑,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今年以來那些備案數量居前的頭部量化私募,業績表現究竟如何?

界面新聞梳理發現,部分積極“上新”的百億量化私募旗下產品上半年的收益均值排名確實相對靠后。

典型的比如正定私募。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正定私募以62只的“戰績”在上半年私募管理人備案產品數量中排名第三,但是公司旗下有業績展示的3只產品上半年的收益均值僅為8.81%。

博潤銀泰投資、微觀博易、因諾資產等上半年備案的產品數量分別為42只、35只和31只,三家公司旗下納入統計范圍內的產品上半年的收益均值也都在10%以下。

不過,有量化私募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量化產品的業績表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很難評估管理規模對超額收益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多數備案數量居前的百億量化私募上半年的業績也表現尚可。其中,備案產品數量最多的黑翼資產和寬德私募上半年的收益均值都超過了16%,誠奇資產上半年的收益均值也達到了15.88%,另有量派投資、明汯投資、世紀前沿、鳴石基金、衍復投資、茂源量化等上半年的收益均值在10%-15%之間。

表格:上半年備案產品數量不少于30只的私募收益情況
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整理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同一私募旗下的不同產品之間的收益表現也可能存在較大的差異,絕大部分私募都只在第三方平臺上披露了一小部分產品的凈值數據,這些數據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公司真實的管理能力如何,投資者需要理性看待相關排行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