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統計局:6月份CPI同比由降轉漲,核心CPI繼續回升
國家統計局7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持續顯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轉為上漲0.1%;環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繼續回升,上漲0.7%。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CPI同比由降轉漲主要受工業消費品價格有所回升影響。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0%收窄至0.5%,對CPI同比的下拉影響比上月減少約0.18個百分點。食品價格降幅略有收窄。食品價格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其中牛肉價格結束28個月連續下降,轉為上漲2.7%;豬肉價格下降8.5%,為連續上漲后首次轉降。服務價格上漲0.5%,漲幅保持穩定。從環比來看,食品價格降幅小于季節性。受高溫、降雨較常年同期偏多影響,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小于季節性水平0.5個百分點。
工信部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反映窗口
工業和信息化部7月9日開通了“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業關于重點車企踐行貨款支付周期承諾和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不力等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窗口主要受理4類問題:一是重點車企未踐行60天支付期限承諾,在采購合同中約定的付款期限超過60天;二是重點車企設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時間、無正當理由拖延出具檢驗或驗收合格證明等方式變相延長支付期限,以及以收到第三方貨款作為支付條件或按照第三方支付比例支付款項;三是重點車企強制或變相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四是重點車企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不力的其他問題。
商務部: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7月9日,商務部公布將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公告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并采取以下措施:禁止向上述8家臺灣地區實體出口兩用物項;正在開展的相關出口活動應當立即停止。特殊情況下確需出口的,出口經營者應當向商務部提出申請。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應急管理部正式上線運行國有資產盤活利用平臺
據應急管理部7月9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新修訂印發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有關要求,強化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責任落實,應急管理部開發上線國有資產盤活利用平臺。該平臺采用“線上建倉+線下運行”模式,通過“資產共享填報”“資產共享信息查詢”“資產共享綜合管理”等功能實現部屬單位間低效閑置資產信息共享,資產發布單位(調出方)和資產需求單位(調入方)在平臺達成劃轉意見后,規范辦理劃轉手續進行實物劃轉。同時,積極響應財政部、國管局“公物倉”倡議,探索推進與其他部門單位間閑置資產盤活利用。
五部門聯合清理非法網絡招聘篩查出1196個賬號
據人社部7月9日消息,當前,正值招工求職高峰期,一些不法單位和個人為牟取利益,未經行政許可、逃避監管,擅自開展職業中介活動,其中部分非法職介活動從線下遷移至網上,常態化發布招聘崗位,開展職業介紹,其中不乏大量涉嫌就業歧視、虛假招聘、“招轉培”“培訓貸”等違法信息,有的甚至涉及以招聘為名實施詐騙犯罪活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以糾治各類網絡招聘亂象為重點,組織各地區深入開展2025年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并聯合指導有關互聯網平臺企業,督促落實平臺審核巡查責任,核驗相關賬號及其運營主體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等資質情況,篩查出1196個公眾賬號未經許可擅自開展職業中介活動,目前已按有關法律規定和平臺運營規則采取暫停發布招聘信息功能等處置措施。
自然資源部啟動廣東廣西貴州地質災害防御Ⅳ級響應
據自然資源部7月9日消息,氣象部門預報,未來三天,廣東、廣西、貴州部分地區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累計雨量大。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研判,廣東東部、廣西東部、貴州西北部局部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根據《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防御響應工作方案》,自然資源部決定于7月9日12時啟動地質災害防御Ⅳ級響應。自然資源部要求,三省(區)自然資源廳增強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高度重視本次強降雨過程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及時組織開展巡查排查,切實做好監測預警、會商研判、災情險情處置和值班值守、信息報送等工作;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加強專家調度、組織協調、會商研判,全力協助指導做好技術支撐等工作。
兩部門發布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
據“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7月9日消息,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集成電路、儀器儀表等10個重點產業領域,系統梳理了各產業領域急需解決的關鍵共性計量技術、主要攻關方向和建設目標,著力解決從前沿技術研發到產業應用的全鏈條計量問題,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計量根基。《方案》明確,下一步將在全國范圍內公開征集項目立項需求,并建立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庫,圍繞重大計量需求梳理形成一批重點項目,依托重點單位進行協同攻關,切實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關鍵計量難題,加快推動項目成果快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6月全國受理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1849.6萬件
據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微信公眾號7月9日消息,2025年6月,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指導全國各級網信舉報工作部門、主要網站平臺受理網民舉報色情、賭博、侵權、謠言等違法和不良信息1849.6萬件,環比增長1.1%、同比下降7.2%。其中,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受理舉報39.8萬件,環比下降9.5%、同比下降15.1%;各地網信舉報工作部門受理舉報63.7萬件,環比增長6.6%、同比下降50%;全國主要網站平臺受理舉報1746.1萬件,環比增長1.2%、同比下降4%。在全國主要網站平臺受理的舉報中,主要商業網站平臺受理量1585.8萬件,占90.8%。
水利部: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任務順利完成
據水利部7月9日消息,7月初,2025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任務順利完成。此次補水任務于2月啟動,3月21日實現全線過流,自2022年以來,京杭大運河已連續四年實現全線水流貫通。按照《水利部關于印發京杭大運河2025年全線貫通補水方案的通知》要求,水利部組織有關單位和京津冀魯四省市,切實做好水量聯合調度、水源置換和地下水回補、河道清理整治、水污染防治、動態監測、管水護水等工作,統籌調度長江水、黃河水、永定河水、灤河水、當地雨水、再生水,有序啟閉各關鍵閘門,保障補水工作順利開展。截至7月1日,各補水水源累計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補水7.88億立方米,完成計劃補水量的142%;大運河沿線累計引水2.56億立方米,用于置換58.14萬畝農田灌溉取用地下水,完成計劃置換深層地下水灌溉面積的126%。
林草局:“十四五”期間退化草原年均縮減5000萬畝
據國家林草局7月9日消息,“十四五”期間,我國草原生態質量顯著提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50%以上,退化草原年均縮減5000萬畝,年鮮草產量超過6億噸。“十四五”以來,我國草原資源保護能力不斷增強,全國共查處各類破壞草原案件近3萬起,重點省區牲畜超載率逐步下降,草原初步實現了休養生息。草原修復治理明顯加快,年均草原修復面積穩定在4000萬畝以上,全國草原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約5萬億元。草種生產規模持續擴大,建設草種繁育基地60萬畝,多年生生態草種供給能力達到2.5萬噸,草種供給不足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今年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擬招生專業和校外教學點公布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公布,經過匯總備案,2025年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擬招生專業860個(其中,本科專業438個、專科專業422個),專業點23303個(其中,本科專業點12976個、專科專業點10327個)。2025年校外教學點6955個,其中地方高校省內設點5558個,地方高校跨省設點332個,中央部門所屬高校設點1065個。根據有關規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開考清單由各省級考委組織向社會公告。自即日起,可在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信息管理系統查詢通過備案的專業和校外教學點信息。
發改委:“十四五”我國經濟增量將超過35萬億元
7月9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相當于廣東、江蘇、山東也就是排名前3經濟大省2024年的總量,超過長三角地區的總量,也超過世界排名第3國家的總量,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他表示,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我國這么大的體量和增量,又經受了世紀疫情、貿易霸凌等沖擊,在這么大的基數上,能保持這樣的增速,在經濟發展史上前所未有。
發表評論